電梯有盲區!16個慘痛教訓!
電梯門開關的感應盲區
電梯門有一個感應盲區,那就是過于細的物品不能被感應到。
下圖是動作示范,模擬手指放在電梯門中間,電梯沒有感應到,直接關門了:

因為這個盲區導致的事故:
一個小男孩,身上綁著兒童安全繩,結果進電梯時,電梯門沒有感應到繩子,直接關門了,孩子就被吊到了天花板上。幸好后來繩子斷了,小男孩沒出大事。

下面這個小男孩玩游戲把繩子繞在了脖子上,但是繩子在電梯關門被夾住了,他直接被繩子吊在了天花板上……

這個小男孩是一直在拿雨傘和電梯門玩,在危險邊緣不斷試探,雨傘直接被門夾到了天花板上。幸好最后電梯停在了30樓,并沒有發生其他事故。


最后一個事故比較嚇人,四川一位工人把電鉆放地上用來擋電梯門時,由于電梯門沒有感應到電鉆,依然關了門,電鉆反而被卡住了,最后爆炸了!

盲區分析:


但是這3者都有盲區。尤其是我們現在用的電梯門一般是光幕式和二合一式的,它的感應盲區是:上下10厘米和正中2厘米,尤其是門的最下端位置。
拿來擋電梯門的物體過細,小于2厘米,很可能會被夾。比如小孩的手指、繩子、裙擺、熒光棒等。

如何避免盲區的傷害:
電梯和門柱之間的縫隙
電梯和門柱之間的縫隙,是很多人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。

因為這個盲區導致的事故:
奶奶帶著小女孩坐電梯,孩子的手放在電梯門上,隨著電梯門打開,孩子的手跟著被拉到了電梯和門柱的夾縫中。




盲區分析:
根據國家電梯制造與安裝規范規定,乘客電梯的縫隙是要小于6毫米的,就算使用過程中有磨損,也要小于10毫米。
而據某電視節目調查,3-6歲的孩子,手指厚度在5-8毫米之間。所以,電梯門的這個盲區,對于年紀小的孩子來說比較危險!
如何避免盲區的傷害:
電梯外門和內門之間

電梯的外門,其實并沒有看上去那么堅不可摧。在大力撞擊下,電梯外門是能被撞開的。

這個直接騎著助動車的人,也是因為助動車直接撞壞了電梯外門,導致墜入電梯井的。

浙江義烏有一名6歲小男孩,因為朝電梯的設備操作控制箱小便,導致電梯故障停到7樓、8樓中間,但他試圖從電梯轎廂與電梯井壁的空隙里爬出來,結果,掉進了電梯井里。

這一家三口被困在了25樓與26樓中間的電梯里,孩子獲救后,爸爸在爬出電梯瞬間,墜入電梯井身亡。

這個小女孩也被困在了電梯里,但她一直試圖在扒門,看得人后背發涼,要是電梯突然動了,小女孩很可能也會突然墜下電梯井。

盲區分析:
如何避免盲區的傷害:
踏板與圍裙板之間的縫隙
因為這個盲區導致的事故:
廣東深圳的一個男孩,下電梯時將腳靠近電梯側面的縫隙,被夾。

廣東云浮,一個爸爸帶著兒子做扶梯,兒子把腳放在電梯圍裙板旁,被夾。

3歲的孩子,在乘坐商場手扶電梯時,被硬生生夾斷了4個腳趾。

盲區分析:
請把此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看到,
讓我們每個人獻出一點愛,
讓老人和孩子們更安全,
讓乘客更安全。